武汉青山区旅游景点大全

2024-12-16

一、青山旅游概览

(一)区域特色简介

青山区,地处长江中游南岸,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东北部,西接武昌区,南倚洪山区,东、北两边被长江环绕,隔江与武汉长江新城核心区相望,是武汉市的重工业城区、国家重要钢铁生产和化工基地。

尽管有着浓厚的工业色彩,但这里却有着别样丰富的旅游资源,可谓是 “刚柔并济”。从地貌来看,青山区属半平原、半丘陵地貌,地势由东向西倾斜,逐渐走低,平均海拔约 22 米。其西北部沿江一带是长江冲积而成的沉积平原区域,土壤肥沃且土质疏松;东南部及其向南延伸地带,则是岗阜、小丘间杂的丘陵,地势高低起伏,土质黏性重,易板结。

境域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富雨丰,无霜期长,这样的气候条件也为自然景观的孕育提供了良好基础。曾经,这里湖泊港渠众多,不过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今区内还剩下北湖、竹子湖、清潭湖这 3 个湖泊,另有严西湖,其岸线长约 40 千米,它们就像城市中的明珠,点缀着这片土地。

历史上,青山地区境域隶属变迁频繁,历经多个朝代、不同郡县的管辖,直至 1955 年 2 月,武昌县第九区的 21 个乡镇划入武汉市,与武汉市南湖区 3 个乡、东湖区 1 个乡合并组建了如今的青山区。在工业发展历程中,武钢、武汉石化、中韩石化等战略性国企在此雄踞,让青山区成为了工业发展的重要阵地。

而如今,在时代的发展潮流下,青山区积极转型,在保留工业记忆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众多公园、江滩等旅游景点相继涌现,像是青山江滩公园、戴家湖公园分别斩获联合国 C40 城市奖、住建委人居环境范例奖两项国内外大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索这片独特区域的魅力,感受重工业城区与优美自然风光相互交融的别样风情。

二、公园类景点

(一)戴家湖公园

戴家湖公园有着一段传奇的 “变身” 历程。上世纪 50 年代,它成为青山热电厂粉煤灰堆场,湖被填平后还堆起了 10 米高的灰山。到 90 年代末,粉煤灰成为制砖原材料,灰山被挖平,这里又沦为垃圾场。不过,在 2015 年,戴家湖迎来了新生,被改建成公园重新开园。经过不懈努力,2017 年 11 月,戴家湖公园园林绿化与生态修复项目荣获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为了青山区的骄傲。

公园规划面积 600 多亩,与解放公园面积相近,主入口临和平大道。由于煤灰上栽花种树木难以成活,园内进行了大规模换土,不过也特意保留了一块园地,用于纯灰种植实验展示,这也成为了一种别样的景观见证。

建成后的戴家湖公园,特色景观和功能区十分丰富。这里有标准的足球场,是足球爱好者们尽情驰骋、挥洒汗水的好去处;滑板及轮滑场则为喜爱极限运动的年轻人提供了一展身手的场地;船模广场上,一艘艘精致的船模仿佛在诉说着水上的故事;林下秋千场充满了惬意与悠闲,让人可以在这里放松身心;湿地眺望平台能让人近距离欣赏湿地景观,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水净化科普馆更是兼具趣味性与科普性,让人们在游玩中学习到水净化的相关知识。

不仅如此,戴家湖公园还是湖北省首个劳模工匠文化公园,是在原公园的生态基底上布展升级而成的。公园占地面积约 62 万平方米,共分九大片区,包含三大入口区和 “大国楷模”“荆楚栋梁”“江城先锋”“匠心筑梦”“劳动之光”“薪火相传” 六大主题景区。走进公园,12 尊塑像映入眼帘,展现了像 “边区工人的一面旗帜” 赵占魁、“新中国兵工事业开拓者” 吴运铎、“高炉卫士” 孟泰、“铁人” 王进喜等不同时期全国劳模优秀代表的奋斗事迹。在 “大国楷模” 国家级劳模展示区,一面墙镌刻下全省 1117 名荣获全国劳模称号的劳模名字,轻点电子屏,即可查询全国劳模先进事迹。这里处处彰显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给公园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交通方面,导航戴家湖公园,就会有公交与地铁线路推荐,公园门口有明显的标志,而且门口还有停车的地方,关键是免费的,自驾的游客不用担心停车难题。

游玩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知晓,公园里没有售卖吃喝的地方,所以建议游客可以带上水还有干粮,在园内的火车车厢有座位可供休息。大家一定要爱护环境,垃圾请带走,或者扔在火车旁边的垃圾箱里。要是想拍照留念的话,晴天可以选择早上十点以前或下午四点后,这个时候阳光没有那么强烈,是拍照最佳时间;阴天则可以全天拍摄,要是在车厢内拍摄,还可以选择闪光灯或其他工具补光。服装搭配方面,在绿皮车厢拍摄服装以清新淡雅、休闲表现出旅行感觉或者怀旧复古的民国风为宜,切记不要选择大红大绿大花的服装哦。

(二)青山公园

青山公园始建于 1959 年,1962 年建成对外开放,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公园,位于青山区红钢城,占地 33 万平方米,是武汉市最大的区属公园。其中水面面积 6.8 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高达 91.2%,如此高的绿化覆盖率让它被誉为十里钢城的 “绿地明珠”。

园内的园林景点众多,各具特色。梅花山,每到寒冬腊月,梅花竞相绽放,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阵阵暗香浮动,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拍照;樱花山在春天则是一片烂漫,粉白的樱花挂满枝头,微风吹过,花瓣如雪般飘落,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一般,虽然其名气不及武汉大学的樱花,但也别有一番韵味;桂花山一到金秋时节,满是桂花的馥郁香气,让人沉醉其中;杜鹃园里,杜鹃花盛开时,姹紫嫣红,与樱花等花卉争奇斗艳,把公园装点得格外绚丽多彩。目前,青山公园已初步形成以杜鹃、菊花、樱花、梅花、桂花、木兰、盆景为代表的公园七大品系特色。近几十年来,公园还引进各种名贵花卉树木,园内植物品系多达 200 余种,在 2005 年以来,更是引进近百个品种 3 万余株杜鹃,种植面积达 5 万多平方米,每年 3 月中旬至 5 月中旬,这里都会成为杜鹃花的海洋,真可谓是一座四季花开不断的百花园,也因此被列入武汉 “新花城十景” 之一,还在 2022 年及 2023 年两次入选武汉市 “精致公园”。

如果想要前往青山公园游玩,交通也很便利,乘坐 113、23、368、511、514、53、542、555、594、617、YX511 到和平大道青山公园站下车即可轻松到达,开启美好的赏花游园之旅。

(三)和平公园

和平公园于 1997 年元月开工建设,在 1998 年 11 月 7 日正式向市民开放,它位于青山区工业大道、冶金大道与和平大道交汇处,东靠建设五路,西临建设四路,南面和平大道,北枕沿江大道及长江干堤,地处青山区商业、政治、文化中心,是一座大型的综合性主题公园。

公园内的游乐设施丰富多样,不管是小朋友们喜爱的旋转木马、碰碰车等充满童趣的项目,还是适合年轻人体验刺激的过山车等设施,都能在这里找到,为不同年龄段的游客带来欢乐。而且,公园还会不定期举办各类表演节目,像精彩的民俗表演、活力四射的歌舞秀等,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还能欣赏到精彩的演出。

这里的花卉展览也是一大亮点,尤其是玫瑰园,占地 1.9 万平方米,以欧式园林建筑风格著称,是全市规模最大的玫瑰园,园内地栽月季 2 万余株,品种达 115 个,均为从月季之乡河南南阳、山东莱阳等地引进的优良品种,还举办过 “武汉市第五届月季花展” 及 “武汉市第七届月季花展”,在武汉市颇有名气。此外,公园还是个观赏动物的好地方,目前园内已观测到的野生鸟类多达 42 种,像乌灰鸫、大山雀、星头啄木鸟、绿头鸭、黑水鸡、翠鸟等等,种类呈现多样性,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它们灵动的身姿,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和平公园在青山区的旅游中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它因地制宜,组景造园,将异国情调、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融入观赏内容及活动项目之中,既有欧式广场效应,又有中国小桥流水、庭园深深的风格,整体呈现出一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文化气息,还肩负着城市道路绿化,重要花卉展示活动、会议礼堂布置等重要任务,是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花卉苗木生产供应点。

公园的开放时间为 06:00 - 22:00(21:30 停止入园),大家可以合理安排时间前往游玩,尽情享受和平公园带来的美好体验。

三、自然生态类景点

(一)天兴洲

天兴洲原名江心洲,位于武汉市青山区青山镇、江岸区谌家矶所夹的长江段江心,是大自然在河床中心区域精心雕琢的杰作,也是水流堆积作用的奇妙成果,有着得天独厚的原生态江岛风情景观资源,四面环长江,面积约 26 平方公里,东西长 13 公里,南北宽约 2 公里。

从形成历史来看,天兴洲由长江泥沙自然冲积而成,距今至少 800 年历史。追溯其源头,它是随着长江主流左摆,江面展宽,右岸边滩不断发育,到一定程度时,水流切割边滩而形成的江心洲。而且天兴洲是会移动的,其心滩的顶部经常受到水流的冲刷,尾部则容易积累泥沙,造就了心滩逐渐向下游方向移动的趋势,有时还会向左或向右移动。曾经洲头是位于洪山区余家头附近,因江水冲刷,以每年 100 多米的速度向下游移动,近半个世纪,洲头共下移约 3000 米,洲的南岸同步出现多次崩塌,其与南岸青山之间的江面宽度,也从 1992 年的 800 米拓宽到现在的 1400 米,洲尾由于泥沙淤积,在 10 年间长了 2000 米。后来为保天兴洲长江大桥安全,武汉在洲头建起 4.3 公里长护坡,防止其继续下移,近些年,天兴洲未再出现大幅漂移。

天兴洲上头有直劈长江分二的恢弘,洲尾有两江翻腾合一的豪迈,中间有细细的沙滩、摇曳的芦苇、鸬鹚、候鸟、乌龟、草鱼、鲶鱼等,还有遍布洲岸的绿绿青草地,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在这里观测并确认的鸟类种数达 236 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独特的地貌源自江水与风力的精妙合作,坝内由深厚的灰褐色粉沙质黏土构成,土地肥沃,植被茂密,种出的西瓜格外甜美,有着 “江心瓜洲” 的美誉;坝外,心滩的洲头和洲尾,裸露的沙滩与积水潭构成了独特的风景线,沙滩上有着沙丘和壶穴,江风还在沙滩上刻画出波状的纹理,展现出一种动态美,也成为了 “武汉十大地质遗迹” 之一。

上洲的交通方式有多种选择。如果选择轮渡,可以乘坐 16 路公交在临江大道建设五路站下车到达青山轮渡码头,轮渡早上 5:50 到晚上 18:00,大约 20 分钟一趟,从青山码头驶向天兴洲码头后会有观光车开往网红沙滩,单程票 10 元,返程最好在 17:30 乘车,才好赶得上末班轮渡。要是选择自驾,汉口方面来车可以直接上天兴洲大桥下匝道;武昌方面来车需经天兴洲大桥至汉口折返再从桥上下匝道,出匝道后即可上环洲道路往洲头洲尾行驶,不过目前自驾方式前往需提前电话预约哦。另外,在枯水期,天兴洲与汉口之间的河道会露出许多浅滩,有人会选择渡过浅浅的水流上洲,但要特别提醒的是,泥沙并不稳固,贸然穿越河床可能陷入泥潭,观景时务必注意安全。

游玩攻略方面,天兴洲适合一日游,主要可以在洲头游玩,欣赏自然风光,感受原生态的江岛风情。可以去体验露营烧烤,在江边沙滩上支起帐篷,吹着江风,欣赏落日余晖,看着晚霞将天兴洲大桥勾勒,感受暮紫色天空给予人间的绮丽浪漫;也可以带上钓具,在周边适合的水域进行垂钓,享受惬意的时光;如果喜欢拍照,想要拍出沙丘效果的话可以前往二七桥附近,那里有干涸的坑洼起起伏伏,每个小丘还会因风留下波纹的痕迹,仿佛置身广漠,能拍出沙海风光大片。同时,大家要爱护这里的环境,毕竟是重要的鸟类栖息地,不要乱扔垃圾,也不要惊扰鸟类哦。

(二)青山湖

青山湖是一个风景秀丽、环境宜人的旅游胜地,山水相依,景色宜人。其水域面积达 30 平方公里,湖水碧绿如玉,清澈见底,湖岸线曲折多姿,湖中岛屿星罗棋布,为开展各类水上和岸上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青山湖周边的生态环境优良,设立了生态保护区,保护着湖泊周围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在这里能够欣赏到各种鸟类、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据了解,湖区生活着 240 多种野生动物,像常见的乌灰鸫、大山雀等鸟类也时常能看到它们灵动的身姿。而水生植物方面,有诸如荷花、睡莲、凤眼莲、雨久花等武汉地区常见的水生花卉,它们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净化水质、保护水体,让青山湖的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和美好。

湖内有着丰富的游玩项目,是游客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好去处。湖畔栈道是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沿着湖畔蜿蜒曲折的木栈道漫步,可以欣赏到湖光山色,呼吸新鲜空气,同时领略沿途的美丽风光,建议游客穿着舒适的鞋子,游玩时注意安全,尤其是人多的时候,要注意排队和保持秩序。湖中岛屿上有许多自然和人文景观,像古树、奇石、庙宇等,游客可以乘坐游船前往岛屿,去探寻岛上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不过在岛上切记不要随意触碰野生动物或破坏景观,要尊重生态环境。

青山湖周边还有许多休闲公园,为游客提供了休息和娱乐的场所,公园内设有露天座椅、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很适合家庭出游,大家在公园内要保持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此外,湖畔附近还有风景名胜区,如古建筑、历史遗址、文化博物馆等,游客可以结合青山湖旅游,一并游览,可不要错过与青山湖相关的景点和信息呀。

在夏季时,青山湖的水上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水上游乐园会开放,提供多种刺激的水上游乐设施,能让大家尽情享受玩水的乐趣。喜欢露营的朋友也可以选择在这里野餐和烧烤,既可以自带露营装备,也可以选择租赁,在合适的地点进行野餐和烧烤,欣赏着湖景,别有一番滋味呢。

四、文化历史类景点

(一)武钢博物馆

武钢博物馆位于武汉市青山区冶金大道 30 号(冶金大道与工业四路交叉路口,武钢总医院、青山少年宫对面),是中国首家钢铁博物馆,也是集展示、科普教育和接待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在 2010 年 11 月还挂牌成为了 “省级科普教育基地”。

馆内建筑面积约 11000 平米,展出面积 6000 多平米,采用了高科技设备引导观众参观,共设置了 17 个触摸屏和 22 个液晶显示屏,滚动播出各个时代有关冶金的信息资料。一条三米宽、百米长的 “钢铁大道” 从门前广场一直延伸到博物馆内,所用材质全部是武钢优势产品 —— 热轧薄钢板,博物馆内的所有钢铁材料,几乎全部 “武钢造”,像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地面上的螺纹钢板、各种钢铁门窗等都体现着武钢元素。

这里有着丰富的馆藏,数千件印证武钢历史的物件,是武钢 50 年光辉岁月的缩影。一幅老照片、一件旧工装、一顶安全帽、一个医药箱等等,这些珍贵的藏品全部是武钢人自愿捐献的。比如一位老工人捐献的蓝灰色工装上,还有斑驳的油污和补丁,经工作人员向很多老工人请教后才知道,那是炼铁厂在上世纪 70 年代时期的一种工装,能保留到现在的已经寥寥无几。还有一张 1958 年 9 月 13 日的《人民日报》,头条是《新中国第一个国家投资建设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投产》,报纸已经发黄,需双手捧起来才不会弄破。另外,武钢博物馆的 “镇馆之宝” 是 1958 年 9 月 13 日武钢诞生第一天,在毛主席的注视下,流出高炉的第一炉铁水被铸造成的第一批铁锭中的一枚,意义非凡。

馆内的 “钢铁是这样练成的” 仿真区更是一大亮点,该展厅采用了大量的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法,通过 “矿山采掘”“高炉出铁”“转炉炼钢”“热轧机”“硅钢轧机” 等生产工艺的演示,能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钢铁冶炼的全过程。一进展厅,仿佛置身一个幽暗的矿洞中,这是按大冶铁矿矿区 1∶1 的比例仿制而成的,一车车铁矿石,伴随着轰隆隆的声响,从深邃的矿洞中运出来,几台仿真挖掘机械正紧张工作,站在旁边甚至可以感受到挖掘时的抖动。转过矿区,来到炼铁和炼钢车间,轰鸣的机器、火红的铁水、飞溅的火花,让人感觉置身火热的车间内,走过 “铁水包” 旁边会不由自主地闪躲,担心会被 “钢花” 烫到,不过不用担心,这里的一切都是用声光电系统模拟出来的。

如果你想了解武钢的发展脉络,在博物馆内就能按照历史顺序梳理其全部历程,像哪一年从联邦德国、日本引进一米七轧机,具备通用钢板生产能力;哪一年兼并襄樊钢铁集团公司;哪一年武钢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等等情况都一目了然,同时还有很多武钢产品实物和设备模型展出,便于大家大致了解武钢的生产情况。

目前,武钢博物馆对全国游客免门票,全国疫情低风险地区游客,实名预约,测温、扫健康码后即可进入景区。开放时间为 09:00 - 11:00,14:00(1 月 1 日 - 12 月 31 日 周二 - 周日),周一全天不开放(法定节假日除外),法定节假日的开放时间是 09:00 - 11:00,14:00(1 月 1 日 - 12 月 31 日 周一 - 周日)。交通方面,可以乘坐 365 路公交至工业四路 23 街坊下车就能到达,大家可以合理安排时间前往参观,感受这座钢铁博物馆承载的深厚工业文化价值。

(二)红钢城遗址

红钢城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武汉钢铁集团工人的家属住宅区。当年,为了构建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前苏联的援助下制定了 156 个以重工业发展项目的计划,掀起工业建设的热潮,武钢便是其中重要的项目之一,选址在了青山。

那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技术工人支援武钢建设,截至 1955 年 2 月,青山已经集结了五万多名建设工人,七万多工人家属,红钢城也随之应运而生。承建单位参照苏联专家的建议,日夜赶制简易工人宿舍,于是,一栋栋带有显著苏联特色的红房子拔地而起。这些红房子一般都是三到五层的砖木结构,清一色的红砖墙绿木窗,平顶或带烟囱的斜坡屋顶,开窗较小,它们或横排整齐,或呈四合院组合,在当时着实让住在简易工棚的工人们十分向往。

由于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为节省水泥、钢铁等当时缺乏的建筑物资,我国的设计师创造性地发明了以竹片代钢筋的手法,解决了建筑隔层的用材问题,所以一些外表看来整齐的建筑,内部却是竹木结构,只有厨房、卫生间这些小隔间才会用上水泥与钢材。

从卫星云图上看,现在保存较好的八、九、十这三个街区围合出一个中国的传统字 ——“囍”。站在高处,横竖整齐排列的红房子显露在郁郁葱葱的高大乔木丛中,不远处便是滚滚东逝的长江水,天气晴好的下午,漫步在红房子围合出的开阔院落中,能看到红砖红瓦绿木窗下面,在绿荫长椅上打盹的老工人师傅,还有织毛衣、晒萝卜干的老奶奶们,宛如闹市区中的一片桃花源。

不过走进建筑内部细看,会发现建筑内墙壁有剥落的情况,屋顶的木檐也多已腐烂、掉落,较小的开窗使得即便打开大门的居室也显得不够亮堂,顺着老人身后敞开的居室门向内看去,房间里哪怕整齐排列家具也遮盖不住空间的局促,但这些在现代人眼中不太理想的内部居住结构,在当时却是青山区最好的建筑。

如今,红钢城遗址承载着老一辈建设者的记忆,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的见证者,更是中苏人民友好往来的见证者,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这里有着独特的吸引力,留存的红房子建筑、院落布局等,都蕴含着浓厚的工业文化和历史记忆,仿佛在静静诉说着过去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值得大家前来探寻、感受。

(三)八街坊

武汉市青山区八街坊建于 1956 年,是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它是武钢最早兴建的街坊之一,由苏联专家提建议,中国设计师具体实施建成。

八街坊呈现出独特的苏联风格红房子风貌,含有俄罗斯风格的内阳台、拱门、尖顶的红砖楼群,这些楼群组成了一个个宽敞的四合院,从空中俯瞰,恰是一个 “喜喜” 字的形状,别具一番韵味。在一个个小围合式住宅楼中间,是宽阔的绿化带,而围合式住宅楼又共同形成大院子,院子中间设有学校、幼儿园,布局十分规整且充满生活气息。

中国设计师还在细部上加入了中国传统纹饰,为其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韵味。当时由于水泥紧缺,最好的材料都用于建设钢铁厂,住宅区砌墙用的是石灰砂浆掺合少许水泥,房间内隔墙舍不得用钢筋,中国设计师便发明了 “竹片代替钢筋” 的施工法。八街坊的房型基本一致,都是两间十多平米的房间加上厕所、厨房,构成一个 “团结户”,住户大多是武钢的工人及其家属。

随后,十几个类似的红房子街坊陆续建成,数万工人每天从这些红房子走出,走进武钢,“红钢城” 的称呼也因为这些红砖红瓦的红房子,传遍了武汉三镇。2023 年,八街坊更是凭借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列入了 “第八批中国二十世纪建筑遗产”。

现在,这里已然成为了青山区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漫步其间,能感受到岁月留下的痕迹,见证青山区的发展变迁历史,那种独属于历史文化街区的韵味,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探寻历史的印记,拍照打卡,沉浸在往昔的氛围之中。

五、其他特色景点

(一)张公山寨景区

张公山寨景区,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白玉街严西湖畔,毗邻武钢白玉山,与东湖风景区隔坝相望,是集湿地生态景观、农业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湿地生态园。

景区由两个半岛组成,涵盖了诸多别具特色的景点,如张公山寨、橘子洲、桃花岛、吴主寺、开心农场、森林别墅、真人 CS 战场、严西湖等。在这里,你可以乘游船穿梭于万亩严西湖之上,游览吴国水军操练场、点将台、明清古村落李庄以及三国水庙遗址岛,感受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与自然风光。

从自然景色来看,严西湖湖面达 2 万亩,湖岸线长达 66 公里,有 99 个湖汊,由 56 个山头环抱。湖水清澈,湖面浩渺,碧水绿岛相映成趣,渔家港汊、田园风光、湿地景观等交织在一起,呈现出原汁原味、自然纯朴的风貌。湖边还生长着芦苇、香蒲、荷花等植物,沿湖更有大面积的茶场、桃园、桔园,不同的季节有着不一样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人文景观方面,这里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明清古村落可供游客在官宅、绣楼住宿,体验穿越时空的奇妙感觉。吴主大殿为原址复建,三国时期,武昌作为三国鼎立的战场之一,东吴孙权曾在此屯军训练水军,后人为纪念孙权建立了吴主寺,其历史上曾是武汉著名的佛教丛林,香火鼎盛,如今虽历经岁月变迁,但依然延续着历史印记,供游人凭吊历史、缅怀英雄、烧香膜拜。

景区的开放时间为 8:00 - 17:00,游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购票,成人票价 90 元,学生票价 50 元。在交通方面,公交出行的话,可乘 215、53、201、525、231 路公交车到张公山寨终点站下车即可到达;也可以选择地铁出行,乘地铁 4 号线至武汉火车站,转乘 525 路公交到终点群力村后乘 407 直达张公山寨大门。

游玩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建议穿着舒适的鞋子方便在景区内行走游览。由于景区内有水域,乘船时要听从工作人员安排,注意乘船安全。参与真人 CS 等户外活动时,遵循教练指导,做好防护措施。另外,要爱护景区环境,不随意破坏花草树木以及古建筑等,文明游玩,共同维护景区的美好风貌。

(二)青山绿道

青山绿道是青山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双向全长 42.195 公里,它贯穿于红钢城大街及两河流域(武丰河、楠姆河),犹如一条绿色的丝带,将区域内的众多公园、绿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绿道网络框架,为游客提供了绝佳的户外运动与休闲观光场所。

沿着青山绿道前行,沿途皆是高颜值的美景。道路两旁栽种着种类繁多的绿化植物,绿地、繁花、灌木、乔木随处可见,四季皆有不同的景致。春日里,百花争艳,粉白的樱花、金黄的油菜花等竞相绽放,仿佛一幅绚丽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夏日时,绿树成荫,是避暑漫步的好去处,沿线还能欣赏到荷叶田田的清新水景;到了秋天,银杏、栾树、枫叶等赏叶乔木渐渐换上五彩斑斓的外衣,粉黛乱子草、彼岸花、马鞭草、狼尾草、芦苇等植物摇曳生姿,营造出浪漫又诗意的氛围;即便在冬天,也有别样的韵味,暖阳洒下,漫步其间,感受着拂面的微风,无比惬意。

青山绿道贴心地设置了自行车道和徒步道,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自行车道平坦开阔,无论是专业的骑行爱好者,还是想要体验骑行乐趣的新手,都能在此畅快骑行。而徒步道则更适合悠闲漫步的游客,每隔一段距离配置了座椅,走累了可以随时坐下休息,椅脚还雕刻有扳手、齿轮等工业元素,与青山区的 “工业记忆” 主题风格相得益彰。

对于热爱运动的游客来说,这里简直是理想之选。你可以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迎着朝阳或者伴着晚霞,沿着绿道跑步健身,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也可以约上三五好友,骑着自行车穿梭其中,一边欣赏沿途风景,一边畅谈生活趣事;若是全家出动,漫步在绿道上,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能在周边的公园绿地进行野餐等休闲活动,享受温馨的亲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