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西湖区简介

2024-12-18

一、名称由来

(一)地理位置与湖泊分布

东西湖区地处长江左岸,武汉市西北部,汉江、汉北河及府澴河交汇环绕之处,地理位置为东经 113°53′至 114°30′,北纬 30°34′至 30°47′,东西长 38 千米,南北宽 22.5 千米,总面积 495.34 平方千米。其全境地处江汉平原的东北缘,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属岗边湖积平原,自西向东倾斜,间以坡岭,吴家山为全区境内最高点,海拔 72.04 米。

境域东靠张公堤,分别与武汉市江岸区、江汉区和硚口区接壤,由南转西面北,濒汉江、涢水、沦河、府澴河,又分别与武汉市蔡甸区、汉川市、孝感市、武汉市黄陂区相望。

而说到 “东西湖” 名称的由来,正是源于这里独特的地理特征。一条由南至北的垄岗带将区境分为了东湖和西湖两大湖区,境内这两个大湖,一名东湖,一名西湖,于是便将这片区域合称为东西湖。在围垦建场之际,这里就以此命名为 “东西湖农场”,后来随着发展,就正式定名为东西湖区了。

这片土地上的湖泊众多,水系发达,26 个湖泊如珍珠一般镶嵌在城区各个角落,湖水总面积达 16.87 平方公里。像金银湖,它曾是河道,调皮的河水不断改变流向,河道废弃后积水形成湖泊,它由 8 个湖泊汇集而成,总占地 8.161 平方公里,规模相当可观,景色也十分优美,四季各有韵味。还有码头潭,有着 “春季柳桃相掩,夏季荷映碧叶,秋季湖光潋滟,冬季清悠恬静” 的四景轮替,并且承载着 5000 年新石器时代遗址所赋予的丰厚历史人文底蕴。众多的湖泊与纵横交错的河流沟渠,共同构成了东西湖区独特的水乡风貌,也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万物生灵,成为了东西湖区生态、人文等诸多方面发展的重要依托。

二、人口概况

(一)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数据

截止到 2022 年末,东西湖区常住人口达到 92.55 万人,而户籍人口为 39.43 万人。从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常住人口数量明显多于户籍人口,这意味着有大量外来人口选择来到东西湖区生活、工作或是学习等,彰显出这片区域对外来人员较强的吸引力以及其在就业、发展等方面所具备的优势。同时,这样的人口规模也反映出东西湖区具备较为繁荣的城市活力,众多的人口汇聚于此,共同推动着区域在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不断向前发展。

(二)人口结构特点(如老龄人口情况等)

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例,当时东西湖区常住人口近 92 万人,其中老龄人口有 12 万余人,老龄人口占比达到了一定比例。这一数据体现出东西湖区人口结构中老龄化的特征逐渐显现,也意味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养老相关的服务需求日益增加。比如在养老服务方面,东西湖区已经在不断探索并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 “五位一体、城乡统筹” 式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2023 年,组织新建养老服务设施 5 个,新增老年人食堂 2 个,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 31 户;为 1200 余名经济困难的失能和高龄老年人发放了养老服务补贴,提供了 1.6 万人次的居家上门养老服务;为 8700 余名高龄老人发放津贴 1100 余万元。

此外,在老龄人口的日常生活保障上,像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也成为了重点关注的内容。因为部分住在没有电梯旧楼上的老年人出行不便,而旧住宅楼加装电梯虽然存在居民意见统一难、安装费用筹集难、电梯供应商选择难、后期管理维护难等问题,但也有不少成功案例,比如常青花园第四社区新康苑等小区成功加装电梯,让老人们实现了自由进出的愿望,提升了生活的幸福感。

三、旅游景点

(一)A 级景区介绍

1. 武汉极地海洋公园

武汉极地海洋公园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潭大道 96 号,是华中区域首个大型综合性海洋类主题公园,也是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公园占地面积 60 万平方米,场馆面积超过 6 万平方米,拥有包含十六大动物馆在内的六大主题王国和一大欢乐岛屿、三大王牌演艺和多项特色活动,总计上千种、数万余只珍稀动物,是武汉城市旅游地标性代表。

这里全年开放,开放时间为 9:30—17:00(最晚入园 16:30),具体以景区当日实际公示信息为准。游客来到这里,可以穿梭在极地王国,近距离观赏憨态可掬的企鹅、威风凛凛的北极熊等极地动物;在海洋王国,欣赏色彩斑斓的各种鱼类以及优雅的白鲸等海洋生物;还可以在动物王国与可爱的小动物们来一场亲密互动。而三大王牌演艺,像极地奇缘、白鲸之恋等,更是精彩纷呈,通过动物们的精彩表演,让游客深入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背后的故事。此外,园内还有海底邮局这样别具特色的项目,游客可以邮寄带有海洋气息的明信片,留下独特的纪念。

2. 郁金香主题公园

郁金香主题公园坐落在东西湖区吴新干线 626 号,是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它在每年的 3、4、5、9、10、11 月份开放,开放时间为 8:30—17:00。

这座公园最大的亮点便是郁金香的种植,每当开放时节,园内郁金香争奇斗艳,美不胜收。这里栽植逾 130 万株,6 个色系,50 余个品种的郁金香,花海中还以 “织锦” 方式,穿插种植杜鹃等花卉和海棠、晚樱、迎春等花卉苗木,尽可能复制荷兰郁金香的异域风情。而且,公园还设有多个特色区域,例如荣誉广场,由中心水景区、新品种展示区及三组橱窗式景墙以半敞开式围合而成,并点缀奔马雕塑,营造出独特的意境;欧洲风情园充满着浪漫、复古、温馨的异域风情,有着荷兰地域文化特色的风车、小木屋等景观元素;江南水乡园则展现出别样的江南风情,水榭、水车、石磨等元素,人文气息十足。此外,园内还开辟有垂钓、射箭、围猎、高空秋千、花卉栽培体验等多个娱乐项目,让游客在赏花的同时也能尽享游玩的乐趣。

3. 石榴红村

石榴红村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街,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街张家台 6 号,是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且全年开放,开放时间为 8:30—17:30。

这个曾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小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实现了华丽蜕变。村内的民居基本为 “粉壁、黛瓦、马头墙” 的徽派建筑风格,尽显古朴风韵,200 多户人家错落有致地分布其间。漫步在村子里,4000 多平米的文化休闲广场以及陈列馆、会议室、医务室、图书室、警务室等一应俱全,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惬意与便捷。

石榴红村的主导产业是蔬菜、草莓及葡萄种植,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采摘的乐趣,品尝到新鲜的农产品。同时,村里还有武汉花世界这一鲜花主题公园,占地 600 亩,园内四季花开盛景,有着 “九园二岭一花溪” 的怡人景致,除了常见的花卉品种外,还有薰衣草、千屈菜、德国鸢尾、太空莲等珍稀品种,更有桃花岛、天爱教堂等特色景观,是浪漫新人婚纱摄影及主办户外婚礼的不二之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游玩,感受乡村的独特魅力与浪漫氛围。

4. 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

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东西湖杜公湖二路与杜公湖四路交叉口正东方向 470 左右(游客中心处),是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全年开放。

它是特大型郊野公园,占地面积约 349 公顷,由幺教湖和杜公湖南北两湖碧水相连而成,这片浩渺的湿地是湖北省重要的越冬水鸟栖息地。公园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鸟类动物共记录 139 种,鱼类 54 种,兽类 17 种,两栖类 9 种,高等植物 169 种,其中国家 Ⅱ 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黑鹳、白额雁、小天鹅、小鸦鹃、白琵鹭、雀鹰、白腹鹞等 11 种,堪称 “野生鸟类的栖息乐园”。

这里有着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湖泊、绿带、涵养林与农田共同绘就了一幅自然生态的画卷。游客可以沿着环湖绿道漫步,欣赏湖光水色,观察湿地里的各种动植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宁静。同时,公园还设有 6 个动植物固定监测点,占地 680 平方米的科普馆也是武汉及周边面积最大的湿地科普宣教馆,为自然科普类亲子游提供了绝佳的场所,让人们在游玩中学习到湿地相关的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二)其他特色景点

1. 武汉临空港文化中心

武汉临空港文化中心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有人将它比作武汉的 “圣托里尼”。其外观设计简约而不失大气,白色的墙体搭配着独特的造型,在阳光下显得格外亮眼,充满了艺术感与现代气息。

走进文化中心内部,更是别有洞天。这里展示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有各类艺术展览、文化活动等。不同主题的展厅会不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涵盖了绘画、书法、摄影等多个艺术领域,让游客能够近距离欣赏到众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感受艺术的熏陶。同时,还会举办文化讲座、文艺演出等活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给游客带来与众不同的文化体验,使其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是一个提升文化素养、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2. 金银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金银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就如同武汉的 “墨尔本”,有着令人陶醉的自然景观。它位于东经 114°07′、北纬 30°38′-30°37′,水域面积达到 12000 亩,湖岸线长达 42000 米,内有四条水道,九个半岛点缀其中,是汉口地区面积较大、生态较好的城中湖,也是一个重要的自然生态保护区。

这里四季风景如画,春天百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色彩斑斓,冬天静谧清幽。尤其是在夏季,园内 1.2 万平方米绣球花盛放,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拍照。公园对水体采用水生态系统修复工艺,呈现出 “水清草绿、鱼翔浅底” 的自然水体景观效果,水域周边生长着众多的绿植,菖蒲、芦苇等随风摇曳,各种鸟类在湖面嬉戏觅食,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态画卷。沿着湖边的绿道漫步,或是骑行,感受着微风拂面,欣赏着湖光水色,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忘却一切烦恼与疲惫,特别适合休闲放松游玩。

四、特色美食

(一)传统美食介绍

1. 柏泉板鸭

柏泉板鸭堪称东西湖传统美食中的经典之作。它的制作极为考究,首先在鸭子的选取上,会选用本地湖养 1-2 年的 “高颜值” 麻鸭,这类鸭子长期在优质的湖泊环境中生长,肉质鲜嫩,口感最佳,是成就柏泉板鸭独特风味的基础。

接着便是入味的腌制环节,要选用当地特产的调料,像盐、糖、料酒、香料等,按照特定的比例混合后,仔细地涂抹在鸭子全身,让鸭肉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这一步对于最终鸭肉能否充分入味起着关键作用。

而烘烤晾晒更是决定板鸭口感的重要工序,将腌制好的鸭子进行晾晒和烘干,使其外皮变得酥脆,同时又能锁住内部的鲜嫩肉质。

柏泉板鸭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口感,细腻如丝的肉质,每一口都能让人感受到鸭肉独有的醇厚,那口感介于酥软与弹牙之间,既保留了鸭肉本身的鲜美,又巧妙地融入了调料的复合香气。食用柏泉板鸭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比如 “清蒸板鸭”,将板鸭洗净,均匀地抹上一层白酒,上锅大火蒸 40 分钟左右,待到筷子能比较轻松地插进鸭肉即可取出,切成条块状装盘,这样清蒸出来的板鸭,原汁原味,鸭肉的鲜香在热气的烘托下愈发浓郁;“板鸭炖汤” 也是一绝,把板鸭放到温水中浸泡两个小时后剁成小块,焯水后捞出,搭配莲藕、萝卜、土豆等一起炖汤,板鸭的醇厚与蔬菜的清甜相互交融,汤鲜味美;还有 “板鸭火锅”,先把板鸭块放在清水中浸泡 10 分钟,摆上姜片,淋上料酒,隔水蒸熟后待用,在锅里注入鲜肉骨头汤,放入其他配菜和熟板鸭,开火,盖上锅盖,等汤开后改小火慢慢加热保温,就可以尽情享受了,板鸭在火锅中炖煮后,越煮越入味,越吃越香。柏泉板鸭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是承载了东西湖区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传承了数百年制作工艺的文化瑰宝,每到佳节,它总是会出现在当地人们的餐桌上,成为不可或缺的佳肴。

2. 柏泉龙井茶

柏泉龙井茶是大自然与人工匠心共同孕育出的珍品。它产自柏泉玉屏山,那里山水环绕,隶属江汉平原,有着充裕的光照和丰沛的雨量,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这里的龙井茶由茶叶尖芽精制而成,有着严格的采摘标准,茶农们只会选取鲜嫩的尖芽,以保证茶叶的品质。制成后的柏泉龙井茶,色泽翠绿,条形整齐,光是看着便让人赏心悦目。冲泡之后,茶香四溢,那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萦绕在鼻尖,让人仿佛置身于柏泉的茶园之中。汤色清澈明亮,如同山间的清泉,透着一股清新之感。而滋味更是令人回味无穷,入口清爽,随后回甘悠长,每一口都能品出茶叶的醇厚韵味,无论是闲暇时独酌,还是与亲友相聚共饮,柏泉龙井茶都能给人带来美妙的茶饮体验,也难怪它曾被评为绿色食品,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了柏泉的一大特产。

3. 周黑鸭

周黑鸭从武汉街头的一个小小卤味摊点,一路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上市企业,其品牌发展历程可谓是一部励志传奇。

早期,周富裕致力于卤制产品研发,“周黑鸭” 口味初具雏形后,便开始自主创业,开展酒店配送业务。1997 年,在电业村菜场开设了首家 “周记怪味鸭” 店,凭借独特的口味,逐渐积累起了一批忠实顾客。随着口碑传播和市场需求增长,周黑鸭不断迈出扩张步伐,从 2004 年在武汉国际广场开设第一家商圈店,到后来整合公司团队,摒弃家族管理模式,将产品定位为休闲熟卤制品,并实行品牌连锁直营的经营模式,一步步发展壮大。

周黑鸭之所以能如此受欢迎,关键在于它那独特的卤制配方。精选优质的原材料是基础,而后通过独家调配的香料和卤汁进行卤制,卤出的鸭肉等食材麻辣鲜香,多种味道相互交融又层次分明。其口味特点鲜明,麻得过瘾,辣得带劲,香得醇厚,鲜得诱人,让人一旦品尝便难以忘怀。而且,周黑鸭的产品种类丰富多样,鸭脖肉质紧实有嚼劲,越啃越有味;鸭翅入味十足,连骨头都透着香味;鸭锁骨更是肉多味美,一口咬下满是满足感,还有鸭舌、鸭掌等诸多产品,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喜好,无论是作为休闲零食,还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周黑鸭都备受青睐,如今门店早已遍布全国各地,产品还远销海外,成为了中国卤制品行业的佼佼者。

4. 辛安渡翠冠梨

辛安渡翠冠梨是东西湖当地水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生长在辛安渡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得益于当地良好的自然环境,充足的阳光让果实充分吸收养分,变得更加饱满多汁,而恰到好处的降水以及适宜的土壤条件,为梨树的茁壮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翠冠梨的果实外观别具特点,形状呈扁圆,果面洁净,果皮呈现黄绿色,上面还点缀着一些细小的斑点,虽不像有些水果那般艳丽夺目,但却透着一股质朴的气息。当你切开薄薄的果皮,就能看到里面白色的果肉,果核小肉厚,质地细嫩爽滑。而它最大的亮点还在于口感,咬上一口,清甜多汁的滋味瞬间在口中散开,果肉仿佛瞬间被 “榨” 成果汁,那股清甜顺着喉咙直沁心底,同时又有着酥脆爽口的感觉,别有一番风味,让人在炎炎夏日品尝到它时,顿感清凉爽口,也难怪每到上市季节,总会受到众多消费者的喜爱,成为当地特色农产品之一,不少人还会特意前往果园体验采摘的乐趣,亲自品尝这份来自枝头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