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北武汉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5679号-4
2025-04-15
涨渡湖位于武汉市新洲区东南端,这片古老的水域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远古时期,它曾是古云梦泽的边缘,与长江紧密相连,南受长江倒灌,北纳举水、倒水 ,彼时江、河、湖混沌一片,天水一色,广阔无垠,湖中的岗地成为湖嘴、孤岛、沙洲、泥滩和沼泽,面积达 280 平方公里,入湖水量约 30 亿立方米,鱼类丰富,多达 82 种。
“涨水为渡,落水为湖”,这一独特的水文特征,赋予了它 “涨渡湖” 这个形象而贴切的名字。涨渡湖不仅拥有独特的自然风貌,还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历史。南朝文帝元嘉二十八年(公元 451 年),著名的 “五水蛮起义” 就发生在这片湖区 。元、明时期,大量移民迁入,这里人丁兴旺,百业繁荣,逐渐呈现出 “鱼米之乡” 的景象。
在漫长的岁月里,涨渡湖的命运也经历了诸多变迁。在道光二十九年以前,它还不叫涨渡湖,而是名为 “断天河”,是长江的东支河道。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理环境的变化,才逐渐演变成如今的湖泊形态。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以及对粮食需求的增加,湖区开始了大规模的围垦活动。这一人类活动使得涨渡湖的水面迅速萎缩,从原本较为广阔的面积急剧减少到 40 平方公里,与长江的联系也被人为切断。湿地功能因此受到严重影响而逐渐衰退,生态平衡被打破,许多依赖湿地生存的动植物面临生存危机 。
不过近年来,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涨渡湖也迎来了新的生机。2002 年 9 月,它正式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定为湿地自然保护区,成为湖北省第一个被世界性环保组织参与保护的湿地。2004 年,涨渡湖湿地又被批准为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
如今的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达 8054.38 公顷,拥有集草本沼泽、河流、湖泊、人工湿地于一体的完整湿地生态系统,成为了众多野生动植物的家园,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恢复,在维护生态平衡、提供生态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涨渡湖湿地公园位于武汉市新洲区东南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紧邻长江,是长江中游地区距长江最近的一块湿地 。它就像一颗镶嵌在城市边缘的绿色宝石,既拥有湿地的宁静与自然,又能便捷地连接城市的繁华。
湖面东西宽 4.5 公里,南北长 6 公里,湖底高程 17.7 米,最大水深 2.3 米,沿湖筑有围渍堤,堤顶高程 23 米,水面达 6 万亩 。这片广阔的水域,不仅是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理想之地。
对于想要前往涨渡湖湿地公园游玩的朋友,交通方式的选择很重要。由于目前公共交通不太便利,所以建议自驾前往,这样可以更自由地安排行程,充分享受沿途的风景。如果你选择自驾,从汉口沿江大道出发,沿江北快速路东延线新洲段前行,全程约 17 公里,车程大约 1 小时,沿途的高架桥还能让你俯瞰到桑田美景,一路风光无限。抵达后,公园旁边设有两个免费停车场,停车非常方便 。
当然,如果你不想自驾,也可以选择先乘坐地铁 21 号线到金台站,然后再打车或包车前往,只是这种方式可能会稍微麻烦一些,需要提前规划好时间和行程。
走进涨渡湖湿地公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片广袤的水上森林。这片森林是中美友谊的见证,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赠予我国一批池杉苗,1974 年这批池杉苗在新洲试种成功,便有了如今这片约 300 亩的池杉林,共植两年生的水杉、池杉苗 34600 株 。
当春天的脚步悄然来临,万物复苏,水上森林里的池杉纷纷抽出嫩绿的新芽,像是被大自然轻轻点染了一抹清新的色彩。嫩绿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此时的森林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宛如一个绿色的童话世界。
夏季,池杉的枝叶愈发繁茂,形成了一片浓密的绿荫。千万只鹭鸟或盘旋于树梢间,或驻足在水面树桩上,还有的瞬间现身,然后飞快地俯冲而下,觅得一条鱼后满意而归 。乘船穿行其中,阳光透过层层枝叶洒下,在水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与碧绿的湖水相互辉映,美不胜收。此时的水上森林,不仅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更是鸟儿们的天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随着秋天的到来,池杉的树叶渐渐由绿转红,整个森林像是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色彩斑斓。红的、黄的、绿的树叶相互交织,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如梦如幻,宛如一幅绝美的油画。漫步在林间的栈道上,脚下是松软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秋天的乐章。
到了冬季,1 万余棵池杉的树叶全部变成了鲜艳的红色,高耸入云的池杉在水面上形成了一片火红的海洋,蔚为壮观 。在阳光的照耀下,红色的树叶闪烁着光芒,与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此时,很多平时看不到的杉林景观也显露出来,看起来苗条的池杉,原来个个都是 “大肚子”;露出水面的小树桩,其实是池杉的呼吸根 。
涨渡湖湿地公园不仅拥有迷人的水上森林,还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享有长江中游物种 “生物基因库” 的美誉 。这里丰富的生态环境,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和繁衍场所。
据调查,涨渡湖湿地保护区内共有野生植物 511 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就有 6 种,包括野菱、野大豆、莲、金养麦、水蕨、粗梗水蕨 。在这些植物中,有的是珍稀濒危物种,它们的存在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这里还是众多动物的家园,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多达 221 种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就有 28 种,包括东方白鹳、青头潜鸭、小灵猫等 3 种国家 Ⅰ 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虎蚊蛙、白琵鹭、小天鹅、白额雁等 25 种国家 Ⅱ 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此外,还有 54 种湖北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 7 种新记录的野生动物 。
涨渡湖还是亚太地区珍稀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通道和越冬场所 。每年夏冬季节,都有数以万计的候鸟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在这里停歇、觅食、补充能量,然后继续踏上漫长的迁徙之旅。北红尾鸲、白头鹎、黑翅长脚鹬、鹤鹬、金眶鸻、红嘴鸥、丝光椋鸟等 160 多种鸟类都能在这里看到 。每到候鸟迁徙的季节,湖面上、树林里到处都是鸟儿的身影,它们或翱翔天际,或在水面嬉戏,或在枝头停歇,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
涨渡湖湿地公园是亲子家庭的绝佳自然课堂。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亲近大自然,观察候鸟的生活习性,认识各种各样的植物,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奥秘 。家长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参加观鸟活动,教他们如何使用望远镜,观察候鸟的形态和行为,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比如,在涨渡湖观鸟时,孩子们可以看到各种候鸟,如白鹭、红嘴鸥、鸬鹚等 。他们可以观察到白鹭优雅的身姿,红嘴鸥敏捷的飞行,鸬鹚捕鱼的高超技巧,这些生动的画面比书本上的知识更加直观和有趣。
此外,公园里还可以开展亲子植物认知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湿地植物的特点和生存方式 。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孩子们可以认识到野菱、野大豆等珍稀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保护意义。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增强亲子关系,留下美好的童年回忆 。
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涨渡湖湿地公园简直是一个创作的天堂。这里的美景如诗如画,每一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拍摄素材,无论是水上森林的四季变幻,还是候鸟的灵动身影,都能成为镜头下的绝美画面 。
春天,可以拍摄池杉嫩绿的新芽,展现生命的蓬勃生机;夏天,浓密的绿荫和嬉戏的鹭鸟是绝佳的拍摄对象,能捕捉到大自然的活力与和谐;秋天,色彩斑斓的池杉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如油画般的美景,是拍摄风光大片的好时机;冬天,火红的池杉林和成群的候鸟,更是能拍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
在拍摄候鸟时,摄影爱好者可以捕捉它们飞翔、觅食、栖息的瞬间,展现它们的灵动之美。使用长焦镜头,可以拍摄到候鸟的细节,如它们的羽毛纹理、眼神等,让照片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而拍摄水上森林时,则可以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如低角度拍摄,突出池杉的高大和挺拔;航拍视角,展现整个水上森林的壮观景象 。
涨渡湖的栈道是户外爱好者的徒步乐园,沿着栈道漫步,就可以深入湿地内部,近距离感受湿地的魅力 。栈道两旁是茂密的池杉林和清澈的湖水,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让人心情愉悦 。
徒步过程中,你可以欣赏到湿地的各种美景,如水中的鱼儿、岸边的水草、飞翔的鸟儿等 。还可以停下脚步,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微风的轻抚,让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 。对于喜欢挑战的户外爱好者来说,还可以选择在湿地周边进行越野徒步,探索更原始的自然风光 。只是在徒步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遵循公园的规定,不要离开指定的路线,以免迷失方向或破坏生态环境 。
涨渡湖湿地公园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为了让这片美丽的湿地能够长久地保持它的生态平衡和自然美景,每一位游客都应当自觉遵守文明旅游的规范 。在游玩过程中,不要随手丢弃垃圾,将垃圾放入指定的垃圾桶内。不随意采摘、践踏湿地内的植物,让这些植物能够自由生长,为整个湿地生态系统贡献力量 。只有我们共同爱护这片环境,才能让更多的人欣赏到涨渡湖的美丽。
涨渡湖是众多候鸟的重要栖息地和迁徙中转站,每年都有大量候鸟在此停歇、觅食、繁衍 。在观鸟时,请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更不要使用高音喇叭等设备,以免惊扰到候鸟 。不要投喂候鸟,因为人类投喂的食物可能并不适合它们的营养需求,还可能导致它们过度依赖人类投喂,影响其正常的觅食和生存能力 。在拍照时,不要使用闪光灯,强烈的光线可能会对候鸟的眼睛造成伤害,干扰它们的生活 。
由于涨渡湖湿地公园属于湿地环境,这里的蚊虫相对较多 。尤其是在夏季和傍晚时分,蚊虫活动更为频繁 。为了避免被蚊虫叮咬,建议游客提前做好防蚊措施 。可以携带防蚊喷雾、花露水等防蚊用品,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以驱赶蚊虫 。穿着长袖长裤也能有效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 。如果不小心被蚊虫叮咬,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不要过度搔抓,以免引起皮肤感染,可以使用一些止痒的药膏进行缓解 。
在汛期,涨渡湖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涨,部分区域可能会被淹没,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在暴雨天气,湿地内的道路可能会变得湿滑,视线也会受到影响,容易发生滑倒、迷路等意外 。因此,在这些特殊时期,游客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公园的相关通知,谨慎前往 。如果已经在公园内游玩,遇到恶劣天气,应尽快找到安全的室内场所躲避,不要在树下、河边等危险区域停留 。
如果时间充裕,不妨将涨渡湖湿地公园与周边景点串联起来,来一场丰富多彩的旅行。
问津书院,坐落于大别山南麓脚下、武汉市新洲区旧街孔子河畔,面积为 32000 平方米,是湖北省内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儒学建筑 。它始建于西汉年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国最古老 “大学” 。朱熹、王阳明等硕学鸿儒曾在此讲学布道,孕育了元、明、清三朝的鄂东文人 。走进书院,讲堂、祠堂、斋馆等建筑错落有致,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音,感受到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 。
仰山寺,周边青山环抱,天然林四季常青,遮天蔽日 。其正殿的建筑风格类似电影《少林寺》中的少林寺,砖木瓦结构,开间 30 余米,宽 40 余米 。庙内有阿弥佛坐笑像、十八罗汉、二十四朝天等雕像,还有青铜铸制的大钟 。这里历史悠久,明代大学仕熊开元曾在此隐居 。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位于武汉市新洲区东部,由 72 座秀丽的山峰和一座浩大的潭湖构成 。座座峰峦拟物形象逼真,或狮、或象、或牛、或船 。道观湖水景浩渺,澄碧清澈,沿湖漫步,微风拂面,心旷神怡 。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年均气温 16.4 度,是避暑休闲的绝佳去处 。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与涨渡湖湿地公园一起,能让你全方位领略新洲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 。
游玩过后,当然少不了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来到新洲,一定不能错过汪集鸡汤 。这道汤是湖北省武汉市著名传统名菜,以味鲜美、肉细嫩、香醇厚著称 。汪集鸡汤的主料为当地散养的土鸡,鸡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粗纤维、氨基酸,对免疫力降低、体弱多病、阴虚肾亏、易感冒人群有较强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水取自 18 米深井,带有天然的甜味,炖出的鸡汤味道格外鲜美 。早在明清时期,汪集民间就有家家煨汤,以汤会友,无汤不成席的饮食习惯,一直流传至今,已有 300 多年历史 。如今,汪集鸡汤已进驻国内各大超市,并远销台湾、澳门和香港 。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汪集鸡汤,让浓郁的香味和鲜美的口感在舌尖上舞动,为你的涨渡湖之行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
涨渡湖湿地公园,这片位于武汉新洲区的自然瑰宝,融合了历史的厚重、自然的神奇和生态的多样。它的水上森林四季如画,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亲子家庭的自然课堂、摄影爱好者的创作天堂、户外爱好者的徒步乐园。周边的景点和美食也为你的旅行增添更多乐趣。
不过在游玩时,也请牢记保护环境、尊重候鸟、做好防蚊防虫和特殊时期天气防范等注意事项,让我们的旅行更加安全、愉快。希望大家能走进涨渡湖,亲身感受它的独特魅力,留下属于自己的美好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