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北武汉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5679号-4
2025-02-23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的一首《黄鹤楼》,让这座屹立于长江之畔的楼阁,成为了无数人心中向往的文化圣地。黄鹤楼,作为武汉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艺术的结晶。它不仅是一座建筑奇观,更是一部生动的史书,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诉说着无尽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黄鹤楼,揭开它神秘的面纱,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黄鹤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700 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 223 年),为实现 “以武治国而昌” 的战略目标,孙权下令修筑夏口城。在城的西南角,利用黄鹄山的矶石地势,建造了一座用于军事瞭望的楼阁,这便是黄鹤楼的雏形。彼时,黄鹤楼肩负着守护东吴疆土的重任,它高耸于蛇山之巅,俯瞰着长江天堑,为东吴军队提供了重要的军事观察据点,见证了无数次的金戈铁马与烽火硝烟。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鹤楼的军事性质逐渐淡化。到了唐朝,它华丽转身,成为了一座闻名遐迩的名胜景点。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文人墨客们热衷于游历山川,吟诗作赋。黄鹤楼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雄伟壮丽的景色,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前来登临。他们在这里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使黄鹤楼声名远扬。崔颢的《黄鹤楼》,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千古绝唱,也让黄鹤楼从此与诗歌紧密相连。李白、白居易、孟浩然等著名诗人,也都曾在黄鹤楼留下了自己的墨宝。这些诗作,或抒发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或表达对人生的感慨,或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为黄鹤楼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了文人墨客心目中的圣地。
宋元明清时期,黄鹤楼历经了无数次的兴衰荣辱。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多次遭受战火、雷击等天灾人祸的侵袭,一次次被焚毁,又一次次被重建。每一次的重建,都融入了当时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使得黄鹤楼的形制和规模不断发生变化。
宋代的黄鹤楼,在建筑风格上更加注重精致与典雅,楼体周围还增添了许多附属建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它不仅是文人雅士们吟诗作画的场所,也是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然而,在宋末元初的战乱中,黄鹤楼不幸被毁。元朝时期,黄鹤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但规模已大不如前。
明朝时期,黄鹤楼迎来了多次重建和修缮。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成化年间的重建,此次重建使黄鹤楼的规模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楼体更加高大雄伟,装饰也更加精美华丽。然而,好景不长,明朝末年,黄鹤楼再次毁于战火。
清朝时期,黄鹤楼又经历了多次重建和修缮。其中,同治年间的重建最为著名,此次重建后的黄鹤楼,采用了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楼体高三层,飞檐斗拱,气势恢宏。然而,光绪十年(1884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将这座巍峨的楼阁化为灰烬,只留下了一座攒尖铜顶,成为了历代黄鹤楼中唯一保存下来的遗物。
1957 年,为了修建武汉长江大桥,黄鹤楼的旧址被占用。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纷纷呼吁重建黄鹤楼。经过多年的筹备和努力,1981 年,黄鹤楼重建工程正式启动。此次重建,选址在距旧址约 1000 米的蛇山峰岭上,按照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进行设计。在保留传统建筑特色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建筑技术和材料,使黄鹤楼更加坚固耐用。1985 年,新的黄鹤楼终于落成,它以其雄伟的身姿、精美的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再次成为了武汉的标志性建筑,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黄鹤楼的选址可谓得天独厚,它位于武昌蛇山之巅,这是一座绵延起伏的山脉,宛如一条巨龙蜿蜒盘踞在长江之畔。蛇山虽不高耸入云,但却有着独特的地势,为黄鹤楼的建造提供了绝佳的基础。黄鹤楼北临长江,万里长江奔腾不息,江水滔滔,波澜壮阔。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长江的雄浑气势尽收眼底。江上船只往来穿梭,汽笛声声,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繁荣与发展。与黄鹤楼相对的是龟山,两山对峙,夹江而立,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也为黄鹤楼增添了一份雄伟壮观的气势。龟山上的电视塔高耸入云,与黄鹤楼遥相呼应,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城市景观。
在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作为军事瞭望塔,能够俯瞰长江江面,及时发现敌情,为保卫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黄鹤楼虽然不再承担军事功能,但它依然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游客在这里可以将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武昌的繁华热闹、汉口的商业繁荣、汉阳的历史底蕴,都在眼前一一呈现。
黄鹤楼的建筑风格独特,它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既保留了传统建筑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建筑的技术和材料。这种创新的设计,使得黄鹤楼在历经风雨后依然屹立不倒,同时也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黄鹤楼的外观为四边套八边形体,通高 51.4 米,底层边宽 30 米,顶层边宽 18 米。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顶覆金色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熠熠生辉。72 根圆柱拔地而起,雄浑稳健,仿佛是 72 个威武的巨人,稳稳地撑起了这座宏伟的建筑。楼上 60 个翘角凌空舒展,恰似黄鹤展翅欲飞,每一个翘角都像是藏着一个飞翔的梦想,随时准备冲向蓝天。楼体的色彩搭配也十分讲究,红柱、黄瓦、绿窗,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极具传统美感。这种色彩搭配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也使得黄鹤楼在众多建筑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黄鹤楼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北方建筑的雄浑大气和南方园林的精致细腻。它既有北方建筑的宏伟壮观,又有南方园林的婉约秀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在建筑结构上,黄鹤楼采用了传统的榫卯结构,这种结构不仅坚固耐用,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同时,黄鹤楼还融入了现代建筑的技术和材料,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使得建筑更加稳固安全。这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使得黄鹤楼既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了现代的气息。
走进黄鹤楼,仿佛置身于一座艺术的殿堂。楼内各层都有不同主题的壁画、楹联、匾额等,这些装饰不仅精美绝伦,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楼大厅宽敞明亮,正中藻井高达 10 余米,气势恢宏。正面壁上是一幅巨大的 “白云黄鹤” 陶瓷壁画,高 9 米,宽 6 米,画面中,一只黄鹤展翅高飞,周围白云缭绕,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壁画的色彩鲜艳,线条流畅,生动地展现了黄鹤楼的传说故事。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 7 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这幅楹联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将黄鹤楼的雄伟气势和历史沧桑表现得淋漓尽致。四周空间陈列着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著名诗词的景印本,以及历代黄鹤楼绘画的复制品,让游客在欣赏建筑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黄鹤楼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这篇文章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是研究黄鹤楼历史的重要文献。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 “孙权筑城”,形象地展示了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背景;另一幅是 “周瑜设宴”,描绘了三国时期名人在黄鹤楼的活动场景,生动地再现了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 “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这些诗人都是与黄鹤楼有着深厚渊源的文化名人。壁画中,他们或凭栏远眺,或举杯吟诗,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壁画旁边还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如崔颢的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李白的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等,这些诗句与壁画相得益彰,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一同领略黄鹤楼的美景。
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成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这些字画风格各异,题材广泛,既有对黄鹤楼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当代艺术家的创作风采。在这里,游客可以购买到自己喜欢的字画,作为纪念,将黄鹤楼的美好回忆带回家。
五楼是黄鹤楼的顶楼,这里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陈列。《长江万里图》长卷气势恢宏,将长江的壮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从源头的涓涓细流,到入海口的波澜壮阔,长江的每一处风景都在这幅长卷中得到了生动的呈现。站在五楼,凭栏远眺,长江的美景尽收眼底,与楼内的壁画相互映衬,让游客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对于历史文化爱好者来说,黄鹤楼无疑是一座知识的宝库。这里的每一块砖石、每一处雕刻,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从三国时期的军事瞭望台,到唐宋时期的文人墨客聚集地,再到明清时期的多次重建,黄鹤楼的历史就是一部生动的中国古代史。在黄鹤楼,历史文化爱好者可以近距离感受历史的沧桑变迁,了解不同朝代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登上黄鹤楼,俯瞰长江,仿佛能看到古代的商船在江面上穿梭,感受到当年的繁华与喧嚣。楼内陈列的各种文物和文献,更是为他们提供了研究历史的珍贵资料。在这里,他们可以深入探究黄鹤楼的历史沿革,了解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作用,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黄鹤楼与文学的渊源深厚,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千古名句。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的《送康太守》等,这些诗作不仅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更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黄鹤楼是一座文学的圣地。站在黄鹤楼上,吟诵着古人的诗篇,仿佛能与那些伟大的诗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可以在这里感受诗歌的魅力,领略古人的文学风采,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同时,黄鹤楼也激发了许多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灵感,让他们在这里留下自己的作品,传承和弘扬文学的精神。
黄鹤楼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周围的美景,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拍摄素材。无论是黄鹤楼的全貌,还是它的细节,如飞檐、斗拱、雕刻等,都极具美感,是摄影的绝佳对象。在不同的时间和天气条件下,黄鹤楼会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清晨,阳光洒在黄鹤楼上,给它披上一层金色的光辉,此时拍摄的照片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傍晚,夕阳西下,黄鹤楼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壮观,拍出的照片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夜晚,黄鹤楼灯火辉煌,与周围的夜景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是拍摄夜景的好时机。此外,黄鹤楼周围的长江、龟山、武汉长江大桥等,也都是很好的拍摄元素。摄影爱好者可以在这里发挥自己的创意,拍摄出各种风格独特的照片。
黄鹤楼对于亲子家庭来说,是一个寓教于乐的好去处。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了解黄鹤楼的历史文化知识,增长见识。楼内的各种展览和陈列,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示了黄鹤楼的历史和文化,让孩子们在游玩的过程中学习。同时,黄鹤楼公园内还有许多适合亲子游玩的项目和设施,如儿童游乐区、草坪野餐区等。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尽情玩耍,享受快乐的时光。此外,亲子家庭还可以一起参加黄鹤楼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如诗词朗诵比赛、手工制作等,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计划前往黄鹤楼游玩之前,一定要提前了解门票价格和优惠政策。黄鹤楼的门票价格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季节、活动等因素有所调整,所以务必关注官方渠道或旅游平台的最新信息。目前,黄鹤楼全票价格为 70 元 / 人,半票为 35 元 / 人 。同时,景区对部分人群实行免费或优惠政策,如 6 周岁(含 6 周岁)以下或身高 1.2 米(含 1.2 米)以下的儿童、65 周岁(含 65 周岁)以上老人、现役军人、消防救援人员、伤残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三属、新闻总署颁发《记者证》的记者、残疾人等可免费入园;6 周岁(不含 6 周岁)—18 周岁(含 18 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在读学生、60 周岁 —65 周岁(不含 65 周岁)的老年人、退役军人等可享受半价优惠。购票时,一定要仔细确认自己是否符合优惠条件,并携带好相关证件,以便在入园时出示查验。
此外,为了避免人流高峰,确保游览体验,强烈建议提前在黄鹤楼公园官方微信公众号或其他正规在线旅游平台进行预约。预约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入园时间段,按照预约时间准时到达景区。如果无法按时入园,一定要及时取消预约,以免影响后续行程和他人的预约。在旅游旺季,如节假日、寒暑假等,黄鹤楼的游客数量会大幅增加,门票可能会提前售罄,所以提前预约尤为重要。
黄鹤楼分为日场和夜场,开放时间有所不同。日场公园入园时间为 8:30—17:00 ,黄鹤楼入楼时间为 8:30—17:30,日场结束会清场,停止售票时间为 17:00,最晚入园时间为 17:20;夜场游园时间为 19:30 - 22:00,最晚入园时间为 21:30 ,周一休演,节假日另作安排。需要注意的是,日场与夜场门票不互通,须分开购票,所以在购票和安排行程时,一定要明确自己想要参观的场次,避免因票种错误而无法入园。
另外,黄鹤楼的开放时间可能会因特殊情况,如恶劣天气、设备维护、重大活动等而有所调整。在出行前,建议查看黄鹤楼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或拨打景区咨询电话,了解最新的开放时间和相关通知,以免白跑一趟。例如,在一些极端天气条件下,如暴雨、大风等,景区可能会出于安全考虑临时关闭部分区域或暂停营业。
黄鹤楼景区面积较大,景点众多,合理规划游览路线可以让你更好地欣赏美景,避免走冤枉路。以下为你推荐几条不同风格的游览路线:
赏花游线:如果你是喜欢看花拍照的朋友,这条路线绝对适合你。从东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岳飞铜像,庄严肃穆。接着来到紫薇苑,这里种植着各种紫薇花,花期时,繁花似锦,美不胜收。随后经过落梅轩,欣赏古典的建筑与周围的花卉相互映衬。再到鹅池,看白鹅在水中嬉戏,感受悠闲的氛围。沿着诗碑廊前行,欣赏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墨宝。途经南楼、奇石馆,领略不同的景观。来到崔颢题诗图,感受历史的韵味。在搁笔亭稍作休息,想象当年李白搁笔的情景。接着参观古铜顶、千禧钟,然后登上黄鹤楼,俯瞰整个景区和长江美景。从黄鹤楼下来后,经过黄鹤楼归来铜雕、三楚一楼牌坊,最后到达胜像宝塔,从西门离开景区。
诗画游线:对于酷爱诗词歌赋的文艺青年来说,这条路线能让你充分沉浸在黄鹤楼的文化氛围中。从南门进入,首先来到鹅池,欣赏池中的鹅和周围的碑刻。沿着诗碑廊漫步,品味那些经典的诗词。经过紫竹苑,感受清幽的氛围。来到南楼,这里视野开阔,可欣赏周边景色。参观奇石馆,欣赏各种奇特的石头。在崔颢题诗图前驻足,感受诗人的情怀。然后到搁笔亭,了解那段有趣的历史典故。接着敲响千禧钟,为自己和家人祈福。参观古铜顶后,登上黄鹤楼,感受 “白云千载空悠悠” 的意境。从黄鹤楼下来,经过黄鹤楼归来铜雕、三楚一楼牌坊、胜像宝塔,再前往白云阁,俯瞰景区全景。之后经过落梅轩、紫薇苑,最后回到岳飞铜像处,从东门离开景区。
英雄游线:如果你是向往金戈铁马的热血青年,这条路线将带你领略黄鹤楼与历史英雄的渊源。从东门进入,首先看到岳飞铜像,缅怀这位民族英雄。前往白云阁,欣赏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周边景色。来到南楼,感受历史的沧桑。观看九九归鹤图,了解其背后的传说。接着来到鹅池,感受宁静与美好。沿着诗碑廊右拐上行,参观奇石馆。在崔颢题诗图前感受历史的厚重。然后到搁笔亭,体会文人的风采。登上黄鹤楼,俯瞰长江,想象当年的战争场景。参观古铜顶、千禧钟后,来到留云亭稍作休息。接着前往吕仙洞、费祎亭,了解相关的神话传说。穿过山洞,经过西爽亭,来到黄鹤归来处。最后经过三楚一楼牌坊、胜像宝塔,从西门离开景区。
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灵活调整游览路线。在景区内,有清晰的指示牌和地图,方便你随时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前往下一个景点的路线。如果对路线不太熟悉,也可以向景区的工作人员咨询,他们会热情地为你提供帮助。
由于黄鹤楼景区地势起伏,需要步行的路程较多,所以一定要穿着舒适的鞋子,如运动鞋、休闲鞋等,避免穿着高跟鞋或皮鞋,以免行走不便,导致脚部疲劳或受伤。同时,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衣物。如果是晴天,要做好防晒措施,携带太阳帽、太阳镜、防晒霜等防晒用品,避免晒伤;如果是阴天或多云天气,也可以携带一件轻便的外套,以防气温变化。若是遇到雨天,记得带上雨具,如雨伞、雨衣等,确保游玩过程不受天气影响。此外,还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携带一些其他物品,如饮用水、零食、充电宝等,以补充体力和保持电子设备的电量。景区内也有商店和餐厅,可以购买水和食物,但价格可能会相对较高,所以可以适当自备一些。
黄鹤楼作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是展示武汉城市形象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我们每一位游客都有责任和义务爱护这里的环境和文物。在游览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景区的规定,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保持景区的整洁卫生。爱护景区内的一草一木,不随意采摘花朵、践踏草坪。对于景区内的文物和古迹,要倍加珍惜,不触摸、不刻画,不破坏其原有的风貌和历史价值。同时,要尊重其他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不大声喧哗、不插队拥挤,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游览环境。如果在景区内遇到问题或需要帮助,可以及时向工作人员寻求协助,他们会尽力为你解决。
黄鹤楼,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的楼阁,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它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与时代的变迁;它的建筑,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创新精神;它的文化内涵,丰富而深厚,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无论是历史文化爱好者、文学爱好者、摄影爱好者还是亲子家庭,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收获。
当你踏上黄鹤楼的那一刻,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一同领略长江的壮丽景色,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在这里,你可以聆听黄鹤楼的传说故事,吟诵古人的诗词佳作,欣赏精美的壁画和雕刻,拍摄美丽的风景照片。每一个瞬间,都将成为你心中难忘的回忆。
如果你还未曾踏上这片土地,那么请不要犹豫,背起行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黄鹤楼正张开双臂,欢迎你的到来。相信当你亲身感受过黄鹤楼的独特魅力后,也会被它深深吸引,留下一段美好的旅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