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汉阳区简介

2024-12-20

一、汉阳之名的历史渊源

(一)山南水北的命名规则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于地名的命名往往有着一定的规律和讲究,其中 “山南水北为阳” 便是一种极为常见且被广泛遵循的地理命名规则。这一规则的形成,与自然环境以及日照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联。

从山脉的角度来看,山的南面因为朝向太阳,能够充分地接受阳光照射,日照时间长,阳气充足,所以被称作 “阳”;而山的北面则相对背阴,阳光难以全面覆盖,显得较为阴暗,故而称为 “阴”。比如,大家熟知的古都洛阳,就是因其位于洛河以北,按照 “山南水北为阳” 的规则而得名。

再说到河流,由于我国的地势总体上是西北高、东南低,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或者自西北向东南流淌。在这样的地形下,河流北岸在太阳东升西落的过程中,较少受到地形等因素的遮挡,能够获得更多的光照,因此被定义为 “阳”;相反,河流南岸时常会因为河岸的地势落差或者弯曲等情况,使得阳光照射相对不足,就被叫做 “阴”。像江阴,便是处在长江以南,遵循此规则得名。

不过,世间也存在一些看似不符合这一规则的地名,例如襄阳,它位于岘山之北、汉水(汉江)之南,按照常理似乎应叫 “襄阴” 才对,但实际上襄阳有着自己特殊的历史渊源和命名依据。还有我们即将深入了解的汉阳,同样有着别样的故事,虽然现在它处于汉水之南,却名为 “汉阳”,这背后有着复杂且有趣的历史变迁。

(二)汉阳的早期历史沿革

汉阳这片土地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这里就有着人类活动的踪迹,并且有着明确的归属。当时,汉阳先属于郧国的管辖范围,后来随着楚国的不断崛起和势力扩张,楚国将这片区域纳入了自己的版图之中,成为了楚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之一。

到了战国初期,楚成王更是进一步巩固了楚国在这一地区的统治,使得汉阳地区的楚文化氛围愈发浓厚,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发展,诸如一些基础的城池建设、商贸往来等开始逐渐兴起。

进入秦朝,大一统的局面下,汉阳境域被划归到南郡进行管理。秦朝推行郡县制,旨在加强中央对于地方的直接管控,汉阳也在这样的制度下,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

西汉时期,汉阳的地域归属又有了新的划分,其北部隶属安陆县,南部滨长江一带则属于沙羡县,不过它们都共同隶属于江夏郡。这一时期,整个区域在江夏郡的统辖下,社会秩序相对稳定,人口也慢慢增多,农业、手工业等方面都稳步发展。

东汉建武元年(25 年),沌阳县首次设立,这成为了汉阳地区重要的行政区划,意味着汉阳在行政管理上有了更独立且明确的建制。在东汉年间,还筑起了郤月城和江夏城(鲁山城),它们堪称是武汉市中心城区最早的军事城堡,为当时的军事防御以及地区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后的东汉末、三国至南北朝时期,郤月城先后成为江夏郡治、石阳县治、曲阳县治、曲陵县治、沙羡县治等,江夏城也曾一度担任江夏郡治和鲁山县治。在这漫长且政权更迭频繁的岁月里,尽管归属和管理角色不断变化,但汉阳地区的基础设施在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下不断完善,军事堡垒以及行政治所的功能日益健全,为后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不过,在这整个漫长的历史阶段中,“汉阳” 这个名字还并未正式出现。

(三)隋朝得名 “汉阳” 的缘由

时间来到隋代,在经历了前朝的诸多变迁和战乱后,隋代统治者开始着手对行政建制进行改革和梳理,以更好地管理广袤的国土。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 年),沌阳县被重新设立,为这片区域的后续发展再次明确了行政区划。到了开皇十七年(597 年),沌阳县的名称又被改为汉津县,并且县治迁至鲁山(又称大别山,今龟山),这一举措对当地的行政管理中心以及区域发展重点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而在隋大业二年(606 年),迎来了汉阳得名的关键节点。当时的汉津县所处的地理位置恰好符合 “山南水北为阳” 这一命名规则中对于 “阳” 的界定。彼时,鲁山(古时龟山、凤凰山统称鲁山)在其北,而汉水(古汉水改道前)在其南,依据这样的山水方位关系,便改汉津县为汉阳县,“汉阳” 作为县名也就此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开启了它漫长且多彩的历史篇章。

不过,地理环境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汉水在后来的岁月里发生了改道。明代成化初,汉水改道后,汉阳城所处的位置变成了汉水以南,但令人感慨的是,即便地理位置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汉阳” 这个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名字依旧被沿用了下来,成为了人们对于这片土地长久的称呼,也见证着它一路走来的沧桑与辉煌。

二、汉阳区的人口情况

(一)常住人口数量

截至 2022 年,汉阳区幅员面积 111.54 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 90 万人。从武汉市整体来看,其在各行政区中属于人口规模较为可观的区域之一。对比武汉市的其他中心城区,比如江岸区常住人口 105.11 万人、江汉区常住人口 69.05 万人、硚口区常住人口 53.98 万人、武昌区常住人口 127.05 万人等,汉阳区的常住人口数量在全市有着自己的占比地位,众多的人口也为这片区域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以及旺盛的消费活力,推动着区域内各行各业不断发展,在武汉市的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二)人口结构特点

从年龄结构方面来看,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汉阳区 0-14 岁人口占比 13.44%,15-59 岁人口占比 67.43%,60 岁以上人口占比 19.14%,65 岁以上占比 12.33%。可以看出,劳动年龄人口(15-59 岁)占比较大,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劳动力支撑,在推动汉阳区的经济建设、参与城市各项生产活动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而老年人口也占有一定比例,这意味着养老、医疗等相关的社会保障及服务体系需要不断完善,以满足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

从性别结构来讲,男性人口占比 51.48%,女性人口占比 48.52%,男女比例相对较为均衡。这种均衡的性别结构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家庭结构的平衡以及人口的繁衍等都有着积极意义。

在人口结构特点的影响方面,较多的劳动年龄人口使得汉阳区在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上有着充足的人力保障,像区内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众多的商贸服务场所等都受益于此,得以蓬勃发展。同时,相对稳定的性别结构也让社会氛围更加和谐,家庭、社区等各个层面的关系更加融洽,促进了整个区域的和谐稳定,为汉阳区的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汉阳区的旅游景点

(一)4A 级旅游景点 —— 归元禅寺

归元禅寺位于武汉市汉阳区,东眺晴川阁、南滨鹦鹉洲、北邻古琴台,占地 153 亩,是武汉当地最重要的寺院之一,与宝通寺、溪莲寺、正觉寺合称为武汉的四大丛林,同时也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佛教寺庙、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归元禅寺始建于 1659 年(清顺治十六年),由白光、主峰法师创建,属禅宗曹洞嗣。其名字 “归元” 本意为超出生灭之界,还归于真寂本源,出自佛经《楞严经》“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寺院在发展历程中历经诸多变迁,1852 年,寺院毁于太平军兵燹,后经住持雪严常禧诸师募化重建寺院;1911 年 10 月,武昌首义爆发,寺内大雄宝殿、禅堂等建筑又毁于战火,不过在 1912 年再次募化重建,到 1922 年恢复原貌,寺庙格局保存至今。

归元禅寺由北院、中院和南院三个各具特色的庭院组成,分别拥有藏经阁、大雄宝殿和罗汉堂等三组主体建筑群。中院山门之内,有着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以及钟鼓楼、斋堂、念佛堂等建筑,还有翠微泉、翠微古池、翠微亭等景观。这里梅花、桂花、玉兰、紫薇等百花吐艳,松柏、棕榈相映,山石盆景相辉,形成景色宜人的 “翠微妙境”。而翠微泉的泉水晶莹澄澈,取之不竭,经检测,泉水里含多种营养成份,适合酿制各类饮料,翠微亭边的墙壁上还镶嵌着白光的《翠微泉》一诗。

南院的主体建筑罗汉堂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咸丰二年 (1852 年) 毁于兵燹,光绪二十一年 (1895 年) 重建,1902 年完成,布局成 “田” 字型建筑格局,“田” 字四个口为四个小天井,罗汉依 “田” 字排列,殿堂里安放了五百多尊塑像。走进罗汉堂,还有一个有趣的传统习俗,从任意一尊罗汉开始,按顺序往后数到自己的实际年龄,数到的这尊罗汉的身份、表情和动作,昭示着命运,引得众多游客纷纷尝试。

北院的主体建筑则是藏经楼。藏经阁于 1920 年至 1922 年兴建,是一座两层五开间的楼阁式建筑,高约 25 米,顶为兽头大脊,鱼角搬爪,斗拱飞檐,古朴玲珑,当面为四柱通天,双凤朝阳,五龙戏珠。整个建筑、门扇窗牖,涂朱绘彩,是武汉市唯一一座砖木结构的古建筑物,里面珍藏着许多佛教文物,除《藏经》外,还有佛像、法物、石雕、木刻、书画碑帖及外文典籍等。

此外,归元禅寺财宝天王殿内供有密宗五方财神,分别为白财神、红财神、绿财神、黄财神、黑财神;圆通阁在 2012 年竣工,风格为内五层外三层四滴水楼阁式建筑,造像高 18.8 米,立于 3 米高的莲台之上,黄铜铸造,重 20 吨,也颇为壮观。

归元禅寺作为佛教文化圣地,每年大年初五,数以十万计的香客都来这里抢头香,平时也有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祈福、参观,感受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在宗教文化传播方面有着重要地位,吸引着来自各地的人们慕名而来,探寻这片宁静且充满禅意的所在。

(二)3A 级旅游景点概览

1. 晴川阁

晴川阁又名晴川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龟山东麓禹功矶上,面临长江,背靠龟山,与武昌蛇山黄鹤楼隔江相望,是武汉市著名的文物旅游景观,有 “楚天晴川第一楼” 之称,与黄鹤楼、古琴台并称 “武汉三大名胜”。

它始建于明嘉靖五年(公元 1526 年),为汉阳知府范之箴所修建,阁名取自唐朝诗人崔颢《黄鹤楼》中诗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 中的 “晴川” 两字。不过自兴建以后,晴川阁也是几经废兴,先后进行过 5 次大的维修增建和 2 次重建。现存的晴川阁是 1985 年按清光绪年间式样复建的,占地 386 平方米,高 17.5 米,属于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门窗采用玻璃及金属部件,以传统技艺进行彩绘雕饰。

整个楼阁分上下两层,充分体现了楚人 “依山就势筑台、台上建造楼阁” 的雄奇风貌,富有浓郁的楚文化气息。其装修构件以木石为主,彩绘雕饰则聘请民间的木雕匠师采用传统技艺绘制。楼阁的两层飞檐四角铜铃,临风作响;大脊两端龙形饰件,凌空卷曲,神采飞动;素洁粉墙,灰色筒瓦;两层回廊,圆柱朱漆;斗拱梁架,通体彩绘,还挂有诸多对联匾额,字字贴金,古雅韵味十足。

晴川阁是一座集文物古建与园林风景于一体的名胜古迹,由禹稷行宫、晴川阁、铁门关三大主体建筑和古牌楼、楚波亭、朝宗亭、禹碑亭、敦本堂碑、山高水长碑、荆楚雄风碑、临江驳岸、曲径回廊、诗词碑廊等附属建筑组成。禹稷行宫原名禹王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也曾数度毁坏,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三年 (1864) 重修,占地 350 平方米,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带墀头布瓦屋顶,屋脊微呈凹形曲线,中轴线两侧卷棚吊顶廊庑与宫室连通,形成长方形天井,西侧还有一个院落,院外建有一座六角攒尖顶禹碑亭,亭内立有毛会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 所刻禹碑残片及摹刻的毛会建禹碑石刻。

铁门关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魏相争,设关于此”,从三国时期到唐初的数百年间,它一直是武汉重要的军事要塞,曾历经多次攻守激战。唐武德四年(公元 621 年),汉阳建砖城后,其军事作用日渐削弱,成为文化、经贸交流的重要通道。明代末年,铁门关被毁,仅剩土基墙座,清初在残存的土基上建关帝庙,民国初年因战乱,铁门关遗迹连同庙宇一起成为废墟,直至 1990 年 12 月复建。复建后的铁门关,占地面积为 800 平方米,通高为 26 米,关体墙面由红沙石砌成,城墙内部结构为钢筋水泥,关上城楼翘戗飞檐,翼角升腾,表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

楚波亭始建于明代,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建,重建于 1986 年,为平面呈扇形的暖亭。“荆楚雄风” 碑刻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 1770 年),碑文赞扬了荆楚民众与洪灾水患顽强拼搏的精神。朝宗亭相传大禹治水成功于此,《尚书・禹贡》中有大禹治水 “江汉朝宗于海” 的说法,清末在武汉境内分别设立 “江”、“汉”、“朝”、“宗” 四关,管理长江、汉水水上交通运输,即渊源于此。

晴川阁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与黄鹤楼隔江对峙,相映生辉,成为了武汉三镇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感受那跨越时空的江城韵味。

2. 古琴台

古琴台又名 “伯牙台”,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清嘉庆初年 (公元 1796 年),是中国音乐文化古迹、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更有着 “天下知音第一台” 的美誉。

这里承载着春秋时期楚国著名琴师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 “高山流水遇知音” 的千古传说故事。据传,当年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怀,那悠扬的琴声如高山流水般激荡人心,恰巧路过的樵夫子期,竟能识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惊喜万分,与子期因音寄愁,相见恨晚,二人引为知音,共同探讨琴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几年后,伯牙得知子期病故的噩耗,悲痛欲绝,他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表达对逝去知音的深深怀念。后人为纪念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深厚的情谊和他们在音乐上的卓越成就,便在此筑台以缅怀。

古琴台历经多次毁建,如今的建筑规模虽不大,但那一砖一瓦都透露着古朴典雅的气息,层次分明、布局精巧的建筑群落,在碧瓦白墙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幽静雅致,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幅古典园林的画卷之中,让人沉醉。在琴台碑廊里,还有一块块珍贵的碑刻记录着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传承,其中最为珍贵的当属清道光年间宋湘束竹叶蘸墨所书的《琴台题壁诗》,遒劲有力的字迹、深邃悠远的文辞以及精湛绝伦的镌刻工艺都令人叹为观止,这些碑刻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瑰宝。

如今,古琴台依然是人们感受知音文化、领略传统音乐魅力的重要场所,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 “知音” 精神,那是一种心灵相通、志趣相投的深厚情谊,是一种超越血缘和地域的情感纽带。同时,古琴台也时常举办各类与音乐文化相关的活动,像 “弦唱春秋” 雅集活动等,将传统与现代、古典与创新相融合,为艺术爱好者和游客们带来别具一格的艺术盛宴,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着音乐文化。

3. 其他 3A 级景点

汉阳区还有诸多各具特色的 3A 级景点值得一游。

中华奇石馆是一个集奇石、化石、矿物晶体、书画、根雕等艺术品的收藏、展示、研究和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建筑面积达 6800 平方米,展厅面积 5000 多平方米,分为 7 个展厅,展出各类奇石数千件,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奇石博物馆之一。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奇石的定义、分类、形成过程等知识,欣赏到如 “中华龙”“石破天惊”“灵璧石” 等各种造型奇特、色彩斑斓的奇石。化石展厅展示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化石,包括恐龙化石、古植物化石、古动物化石等,其中有一块长达 16 米的恐龙化石,据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化石之一。矿物晶体展厅里的各种美丽矿物晶体,像水晶、方解石、黄铁矿等,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具备很高的科研价值。另外,馆内的书画展厅有启功、沈鹏、范曾等著名书画家的作品,根雕展厅则展示着 “九龙戏珠”“凤凰展翅”“百鸟朝凤” 等精美的根雕作品,花卉盆景展厅和珠宝展厅也各有亮点,分别呈现出精美的花卉盆景作品和璀璨的珠宝作品,让人目不暇接。

高龙博物馆同样有着独特的魅力,馆内通过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介绍,展现着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内容,仿佛是一部生动的地方史书,让游客可以深入了解这片土地背后的故事,探寻岁月留下的痕迹,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黄鹤楼酒文化博览园则聚焦于酒文化,向人们展示着黄鹤楼酒的酿造工艺、历史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酒文化故事等。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古老的酿酒器具,了解到酿酒的各个环节,还能品味到醇厚的黄鹤楼美酒,沉浸在浓郁的酒文化氛围之中,领略传统酿酒技艺的独特魅力。

叶开泰中医药文化街区也是别具一格,它承载着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街区内有传统的中医药店铺、中医药文化展示馆等,不仅可以看到各类中药材、了解中医药的炮制方法和养生知识,还能感受到中医药在这片土地上延续千年的脉络,体会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些 3A 级景点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分布在汉阳区的各个角落,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彩,等待着游客们去探索发现,感受不一样的文化魅力。

(三)其他小众景点推荐

1. 南岸嘴江滩

南岸嘴江滩堪称是汉阳区的一处宝藏小众打卡点,有着独特的 “看海” 景观。它位于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别具一格的风貌。站在南岸嘴江滩,眼前是浩浩荡荡的江水,一边是长江的波澜壮阔,一边是汉江的温婉秀丽,两江交汇之处,水色泾渭分明,形成了一道奇特的自然景观,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里的江滩地势开阔,绿草如茵,是市民和游客休闲散步、欣赏江景的好去处。尤其是在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整个江滩都被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美得如梦如幻。而且,这里没有热门景点的喧嚣拥挤,人们可以静下心来,吹着江风,感受江城的独特韵味,享受惬意的时光,随手一拍都是大片既视感,深受摄影爱好者的喜爱。

2. 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

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龟山北路 1 号,它是由百年工业遗址改造而来,曾经是张之洞汉阳兵工厂和 824 工厂的一部分,见证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如今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成为一座集文化艺术、创意设计、商务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园。

园区内保留了多处充满历史感的工业厂房,这些厂房经过巧妙改造,既保留了原有的工业风格,又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使得整个园区既有复古的味道,又不失时尚感,漫步其中,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旧工业时代的气息与现代文化创意的激情碰撞。园区内还有许多充满创意的雕塑,比如 “铸剑为犁” 的雕塑,以世界和平为主题,将剑的元素与梨的形象相结合,寓意着停止战争,追求和平;“汉阳造” 人物雕塑群则以园区内曾经的工作者形象为基础,展现了汉阳造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此外,个性涂鸦墙也是一大亮点,墙上的涂鸦作品既有传统的中国元素,如龙、凤、狮子等,也有现代的卡通形象,如哆啦 A 梦、皮卡丘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幅充满活力和想象力的画面,是游客们拍照留念的绝佳背景。而且,这里汇聚了大量的文化创意产业单位,涵盖广告创意、影视制作、艺术设计等诸多领域,还有新媒体技术、云计算中心等产业功能型公共服务平台,充满了创新与活力。

3. 车站前路站前花街

车站前路站前花街是汉阳区一条充满浪漫氛围的小众街道。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绿植,四季都有不同的花卉绽放,花香四溢,让整个街道仿佛变成了一个花的海洋。不同种类、不同颜色的花朵相互映衬,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

这里的花店各具特色,有的主打精致的花艺盆栽,有的专注于打造浪漫的花束,无论是自己欣赏购买,还是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都能找到心仪的花卉。除了鲜花,花街还有一些与花相关的创意小店,售卖着花主题的饰品、工艺品等,为这条街道增添了更多的文艺气息。闲暇时光,漫步在站前花街,欣赏着娇艳的花朵,感受着浓郁的花香,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能烟消云散,让人心旷神怡,是一个放松身心、感受生活小美好的好去处。

这些小众景点虽然不像那些知名景区一样广为人知,但它们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韵味和亮点,为游客们提供了更多别样的游玩选择,能让人从不同角度领略汉阳区的魅力。

四、汉阳区的特色美食

(一)大众点评必吃榜入围餐厅

1. 蟹神・咩咩特色海鲜(拦江路店)

在汉阳区,蟹神・咩咩特色海鲜(拦江路店)可是备受食客青睐的宝藏餐厅。其招牌蟹钳堪称一绝,是让蟹神多年来屹立不倒的 “王牌选手”,几乎每桌必点。蟹钳精选自纯野生螃蟹,有着壳薄肉满的特点。而用来搭配的酱料更是精心制作,精选 23 种香料,历经 12 小时以上的熬制,巧妙地去除了辛味,保留了辣味,入口后回味无穷。品尝时,先嗦掉蟹钳外壳上的酱汁,再轻轻一咬,鲜嫩饱满的蟹肉便破壳而出,香辣味与鲜甜味在唇齿间交织游走,让人欲罢不能。要是再就着汤汁拌上热干面,那滋味别提多爽了。

除了蟹钳,店里的虾类菜品也个个出色。像秘制油闷小龙虾、奶油罗氏虾、香辣基围虾、全味虾球等,虾肉新鲜,肉质紧实丰腴且富有韧性,分量十足。还有功夫卤牛蛙,每只都堪比手掌大小,蛙肉鲜嫩多汁,现点现卤,对于特别能吃辣的朋友来说,绝对值得一试。要是吃不了太辣,也不用担心,店内的菠萝冰是绝佳的解辣神器,每一口都能吃到清甜爽口的菠萝肉,堪称夏日必备佳品。

2. 西大酒店

西大酒店作为一家藏在汉阳显正街深处的湖北家常菜馆,有着独特的魅力。它最初做的就是街坊邻居的生意,凭借着不错的口味和实惠的价格,靠着口口相传,逐渐声名远扬。店里的手艺皆是家传,一开就是二十多年。

排骨藕汤是西大酒店主打的招牌菜,有着二十多年的历史。这道汤的亮点在于汤多、藕多、肉也多。夹起一块藕,酥糯如泥,喝上一口汤,那种由内而外的滋润感,会让人不自觉地发出满足的喟叹。肉松茄子也是老板的自创菜品,深受大家喜爱,口感偏甜,外壳裹满了肉松,内里是香甜多汁的茄子,咀嚼时,酥脆与柔软相互交融,给味蕾带来全新的体验。

蔬菜丸子一上桌,往往让人眼前一亮,一颗丸子几乎快赶上一个拳头大小,表面炸制得金黄,外脆里弹,吃起来满是芹菜的清香。蒙古牛肉则是选用牛身上最嫩的里脊部位,搭配辣椒和洋葱大火爆炒,香气扑鼻,是下饭的神器,老少皆宜。

3. 魔宗・烧肉(万科未来中心 VFC 店)

魔宗・烧肉在武汉可谓是无人不晓,在烤肉界颇负盛名,连续多年蝉联大众点评必吃榜。它凭借高品质的澳洲和牛以及超高性价比,赢得了众多食客的心。

店内的招牌魔王心头肉,选取的是每头牛仅出 1% 的横膈膜部位,稀有程度极高。超大片的牛肉肉质紧实,纹理清晰,搭配专属的黄油蒜蓉酱,奶香与肉香在唇齿间绽放出独特的香气,既有柔软的脂肪带来的醇厚口感,又有浓郁的肉香,堪称肉食星人的福音。魔王腹肉同样出色,肉质鲜嫩多汁,放在铁网上烤制时,随着 “滋啦” 声响,勾人的油脂香味迅速钻入鼻腔,咀嚼间汁水四溢,极大地满足了口腹之欲。

此外,冰淇淋面包也是不容错过的美味,经微火烘烤的面包变得外酥里软,包裹着凉爽可口的冰淇淋,带来冰火两重天的极致体验。而颜值超高的桑葚柠檬茶和樱桃气泡,酸酸甜甜,喝上一口瞬间就能带走所有油腻,让人感觉又可以和烤肉再战三百回合。并且,店里还提供贴心的帮烤服务,食客们可以解放双手,只需用心享受这场肉食盛宴。

4. 七七饺子(玫瑰街店)

说到吃饺子,汉阳煎饺界的天花板 —— 七七饺子一定不能错过。七七饺子创办于 1998 年,从简易的路边摊一步步发展成为如今的必吃榜小吃,靠的是多年来的诚信经营、真材实料以及独特的口味。

每到傍晚时分,七七饺子家的煎锅就开始忙碌不停,门口的客人也是一波接着一波。店里的饺子有三鲜、虾仁、牛肉、韭菜等多种口味可供选择,而且都是现包现煎。用料十分舍得,包出来的每一颗饺子都胖乎乎的,很是过瘾。七七饺子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酥脆的口感,底部会煎出漂亮的冰花,酥脆的外壳下包裹着鲜甜的肉馅,咬开后还会爆汁,若是再搭配上秘制辣椒油,那味道让人一盘都吃不够。

(二)刁角美食推荐

1. 烧烤类

汉阳有着不少藏在刁角的烧烤店,每一家都有着独特的风味,充满了烟火气与人情味。

简一烧烤人气颇高,店内可以清楚看到肉都是现穿,新鲜饱满。瘦肉、肉筋是基础款,主打炭烤,再配上盐、辣椒、孜然和葱,突出肉本身的香味,滋味十足。比较推荐的是牛胸口油,选用鲜活牛油,非冷冻冰鲜,个头大,油香四溢。烤烧饼更是每桌必点,孜然香味和糖心融合的感觉十分奇妙,酥脆和松软恰到好处,搭配上瘦肉一起吃,幸福感满满。此外,炭烤土豆、韭菜、鱿鱼等菜品也基本不会踩雷。

飞飞本味烧烤也有着众多忠实顾客,算下来开了近二十年,不少老顾客一路追随,甚至还有专门从光谷过来的。店内的牛腰、猪腰是招牌,口感鲜嫩多汁,非常入味。肉筋偏肥,一口咬下去,肉香味在口齿间绽放,让人满足。牛肉、牛油、肥肠、烤虾球、虾滑等也值得一试,鲜嫩的肉香与炭烤香相互交融,香气环绕在口中。他家的烤生蚝也不容小觑,个头饱满,味道鲜美,很好地保留了自带的鲜味。

院子烧烤虽然没有名字,也没有菜单,晚上九点半卖完就收摊,却开了近三十年,丝毫阻挡不了吃货们的热情。老板夫妻俩每天上午亲自挑选最新鲜的食材,回家腌制、穿串,凭借着扎实的烧烤经验,会根据客人的偏好,控制口感软硬和辣度。炭烤时,在肉串温度最高的瞬间撒上孜然、辣椒粉等调料,让肉香、油香、孜然香一同迸发。铁盘子里的烤串外焦里嫩滋滋冒油,咬起来口感软嫩不塞牙,让人一串接着一串,根本停不下来。这里的火腿肠堪称一绝,自带儿时回忆,烤到外表薄薄脆脆的,内里干燥紧实,恰到好处。大片的土豆放在烤架上,再用小刀划开,一分为二,比一般的烤土豆多了几分焦香酥脆,就像在吃薯片。裹满孜然的肉串带有原本的香味,没有膻味的腰花和入口软烂的鸡爪,还有当天现杀腌制的烤鱼块等,都能瞬间满足馋嘴的欲望。

跛子烧烤在老社区里开了三十五年,是很多老汉阳的心头好,不少客人从幼儿园开始吃,现在还带着自己的孩子来。最初只是个小摊子,客人自己搬小板凳坐在外面吃,后来有了小门面。这家烧烤店的品种比较齐全,奶香牛油串自带比较浓郁的奶香,喜欢的朋友基本是十串开撸;烤鸡爪经过卤制再烧烤,外焦里酥,入口即化;烤鸡翅偏新奥尔良味,比较软嫩。馍馍和青椒看似普通,却很考验技术,馍馍软硬度刚好,配上白糖和芝麻,香气十足,青椒炭烤后辣度减少,鲜味增加。店里炭烤小炉滋滋冒油的声响,与若有若无的烟火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共同构成了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

2. 其他类

除了烧烤,汉阳的刁角还有许多各具特色的美食小店值得一探究竟。

汪记建港辣筋子,店里的辣筋子是招牌,有着独特的风味,香辣过瘾,越嚼越有滋味,是喜欢吃辣的朋友不容错过的美味。

飞宇面馆的牛肉面令人回味无穷,醇厚的汤头,搭配劲道的面条,牛肉炖煮得十分软烂,入口即化,每一口都饱含着浓郁的牛肉香味,让人吃得满足又舒心。

雅园牛肉面馆同样有着自己的忠实顾客群体,它家的牛肉面有着独特的风味,面条爽滑,牛肉块大且卤香十足,汤汁浓郁鲜美,再加上些许葱花、香菜等调料,色香味俱全。